何时增加落户规模?其实你只是一位外地来京务工人员
坐在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,可以看着落地窗外繁华的北京街道,还可以小资般喝着咖啡牛奶,拿着高于城市的平均工资,其实,你只是一位外地来京务工人员。
这个身份,一般会在子女幼升小的时候,给你对应出来。哪怕平时你是一位融入北京城的白领,或许是养活数位北京人的小老板。你和家门口那些操着外地口音卖菜的大叔大婶唯一的区别,恐怕只能用社保来区别。
你有的北京社保,是他们早年无力承担的。本质上,都是外地来京务工人员。
但2018年之后,北京社保成为一道分水岭——也是参与北京积分落户的基础。有不少人,几轮积分落户申报下来,每次都是差那么一点分,于是,抱怨落户名额太少。无外乎这么想——来京20年了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北京应该给自己一个名分。他的理由是,落户太苛刻,再这么搞下去,以后北京就没人才了。
说点不好听的,北京的功劳簿上,没有苦劳之人。所以,到底是你成就了北京,还是北京成就了你?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。回到20年前,是北京容纳了初出茅庐的你。
你庆幸自己的同时,有没有感恩过这座城市?
抱怨落户名额太少,说明你的内心已开始依赖这座城市,有了去别处生活的恐惧。于是,焦虑如何成为一员市民,在把希望寄托于扩大落户规模,忽略了“择机”这个词语。
6月27日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,提出了“严格人口、建设规模双控。”很多人将这句话解读为,“择机”可能不会来了,要来,也是几年后的事情。
等“择机”从天而降总归不是上上策。因为积分的本质是“分高者得”,它和每年高考一样,分数够线就可以录取。所以,你的积分要领是如何加够分。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客服删除处理!